孩子饭碗里的暗雷怎么排!今年6月,湖南临湘市法院公开审理并宣判一起侵吞学生伙食费的职务犯罪案。中学总务处主任胡某与食堂采购员方某因分别贪污学生伙食费240万元和109万元,被判刑四年六个月和两年。“校园餐”事关学生健康安全,近年来频发的“校园餐”腐败问题对学生健康成长造成严重影响。
2024年年底,国家监察委员会关于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的工作报告显示,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查处贪占学生餐费、收受回扣等问题3.8万个,处分2.3万人。这些触目惊心的数字既彰显了反腐力度,也为校园餐领域的腐败问题敲响了警钟。
贵阳市实验小学原党总支书记、校长钟海燕在忏悔书中写道,她帮助姐姐承接实验小学食堂项目,并从中获取好处费。2019年至2022年间,钟海燕在“校园餐”项目上累计收受好处费204万余元。2021年,辽宁省海城市多名学生家长反映当地部分中小学配送的午餐中常出现钢丝球、虫子、头发等杂物,午餐质量低下,导致孩子吃后拉肚子。经调查,这些问题涉及9所中小学7000余名学生。
类似情况频发。近年来,官方已通报过多起“校园餐”贪腐案。2024年4月,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在全国部署开展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中小学“校园餐”专项整治是其中的重点之一。报告指出,校园食品安全直接关系学生健康,一些不法人员从孩子口中“夺食”,群众对此有切肤之痛。
向学生尤其是贫困学生提供校餐是降低儿童营养不良率、改善学生入学率、出勤率、认知能力和学习成绩的重要干预手段。2011年10月26日,国务院启动“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为农村地区学生提供每人每天3元的补助,用于供应免费营养午餐,并于2021年秋季学期起提高至5元。计划实施至今,投入从最初的每年160亿元增加到如今的200亿元,成果覆盖28省1567县,累计受益学生3.86亿人次。
然而,2024年6月审计署发布的报告显示,部分地区在实施该计划时仍存在资金管理混乱、供餐单位违规经营、餐食采购招标和供餐监管不够规范严格的问题。同年年底公布的《审计整改报告》显示,该计划专项资金整改情况涉及资金40.39亿元,占全年总投入的五分之一。
“校园餐”贪腐手段多样化,包括贪占学生餐费、插手食材招标采购、收受供应商回扣、压低供餐标准、截留挪用膳食经费等。如湖南临湘市法院审理的案件中,胡某与方某通过虚增食材单价、数量,更换食材种类等方式套取学生伙食费,再以发放“值班补助”“辛苦费”等名义共同或私自侵吞学生伙食费。相关办案人员指出,“校园餐”查处案件普遍存在涉案人数多、频次高、金额小、潜伏期长等特征,校长、学校食堂分管领导及招标采购等关键岗位人员是重点监督和调查对象。
吉林长春汽车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七小学曾发生一起校园餐回扣腐败案。涉案公司串通时任校长、后勤主任等人,通过给予回扣的方式进行利益输送。从2010年8月至2019年12月,涉案公司克扣了70余万元用于单位行贿。吉林省纪委监委分析,该案暴露出收取餐饮企业回扣、挪用挤占学生餐费、违规发包、转包、分包、食材采购财务管理不规范、日常监管不到位等突出问题。
“校园餐”腐败案频发的原因在于订餐过程只有行政力量主导,缺乏其他社会力量监督,以及招标不透明。多个案例中,校园食堂几乎都由学校内部员工掌握,负责人往往沾亲带故,内部管理混乱,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外部监督则涉及教育、市场监管、卫生等多个部门,职责不清、监管空白或重叠导致监管不力。
近年来,“校园餐”专项整治更强调系统治理和跨部门协同合作。国家监委会同教育部、市场监管总局、财政部等单位制定了“校园餐”管理监督指导意见,推动完善膳食经费管理制度。教育部也在深化“校园餐”专项整治,保障师生“校园餐”安全。各地纷纷建立多方监管机制,通过政府、学校及家长联合进行管理,确保每一笔资金流向清晰可查,还鼓励学生和家长积极监督举报,不断提高“校园餐”的透明度,确保每一分餐费都落在孩子的餐盘里,让孩子吃得安心,让家长放心。
淘配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